冯德莱恩刚从北京落地,转身又现身在特朗普的高尔夫球场,这场“外交接力赛”,没有剧本,也没有奇迹。
她原本想从中国带点“筹码”回欧洲,结果只弄到了一纸象征性的气候声明,还被中国商务部反手发起对欧盟猪肉、乳制品的反倾销调查。
一回头,特朗普那根30%的关税大棒早已高高举起,欧盟嘴里的“战略自主”,就像气球戳了个口子,眼见着越放越瘪。
冯德莱恩本来准备搞一场硬气外交,结果全程被美国牵着鼻子走——从最早死守“零关税”,到硬生生扛下15%新基准税率,结局不难想象。
这场变局,没有赢家,全是“谁更能忍”。问题是,欧盟忍到最后,等来的不是尊重,而是一纸被骂做“不平等条约”的贸易协议。
特朗普的套路不新鲜,可就是管用一次又一次。7月还没过完,对欧盟商品先加15%关税,嘴上还放话,“你要是再不让步,8月1号直接提高到30%。”老美那是还没动刀,刀就亮在桌子上。
欧盟晓得这刀能不能砍下来不好说,可德国汽车、法国医药、意大利机械这几块肉都得架在火上烤。
结果一番挣扎下来,欧盟只能同意:从此出口美国的货,吃15%进口税;美国卖到欧洲的还照原价走。此外,欧盟还许诺6000亿美元投资美国,还有7500亿美元的天然气能源订单,附赠开放市场买美军装备。
别说主动权,这样的退让,连什么叫谈判底线都快忘了。欧洲议会的人都急了,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直接说,“这种让步严重损害欧洲利益。”
其实,欧盟的退步也不是一拍脑门决定。对内,法国怕医药行业死掉,德国汽车离不开美国市场,意大利还想多卖点酒。你让我强硬,可一强硬,谁先受伤?大家都在算账,算盘不一样,结果可想而知。
等欧盟决心硬一回,说要对900多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加税,包括汽车、飞机,气势看着不小,终究架只有做做样子。
谈判一到最后关头,冯德莱恩还得亲赴特朗普地盘,在高尔夫球场边妥协。什么“双零关税”目标,彻底成了笑谈。
更有意思的是,欧盟这场向美国俯首称臣的闹剧,恰恰是她对华政策左右摇摆的一个缩影。
冯德莱恩访华之前,不是说“中国要30天内解除稀土出口限制”“必须在电动汽车关税问题做出让步”吗?结果,中国这边没有一项答应,还反手来个对欧猪肉、乳制品反倾销,气候合作协议纯属礼节性象征。
中欧峰会最后变成各说各话,电动车、稀土管制统统没下文,欧盟原本指望的“中方助攻”,一夜梦醒。
等冯德莱恩人刚一离开北京,中国商务部就宣布反制措施,打的是欧盟自己开征电动车关税的脸。
对外被美国步步紧逼,对内又是法国叫板中国、德国唱反调。一边喊着要对华强硬,另一边又担心翻船了自家生意受损。欧盟想组团强硬,最后就剩下吵架。
再看中国,贸易博弈中怎么做?对美科技出口管制,寸步不让。中美经贸会议临近,美方一心指望中国能采购农产品解决自家农业州选情,中国倒是以静制动,没有因为美方压力做一边倒让步。
上半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1180亿美元,这可不是一点小数目。人家有底气,肯定就敢于直接亮明立场——要管控分歧,行,但别想逼我“先缴械”。
中国的做法和欧盟形成鲜明对比:一边深化和新兴市场如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合作,减少对中心市场的依赖;一边稳住全球产业链,既能保持出口优势又有回手空间。
这就叫战略定力,看谁先沉不住气。美方想用农业砸中国,中国顺水推舟打多元市场牌。而欧盟不但没筹码,反手送上口袋里的钱和市场。
对比之下,美国打关税这张牌,吃定了欧盟内部团结不起来,每遇分歧都是美国笑到最后。
当前局面下,欧盟两难:一条路,接受15%关税,还要再送钱、买美军火和天然气,这“削肉求和”的滋味,谁都明白。另一条,强硬回击,结果等于炸掉最重要的出口市场。德国汽车、法国航空成最大牺牲品,全球供应链跟着乱套。
所以,到底是谁的“战略自主”成了国际笑话?欧盟,不进退两难,就在于拿不出统一策略,被迫全盘接受美方叫价。
而中国虽然承受压制,靠的却是底线思维——既不过度示强,也绝不自废武功。政策有弹性,谈判有底线。谁让步、谁挨打,一目了然。
美方以“关税武器”吓唬盟友,这招在欧美这场贸易谈判里,再次证明了:只要对方团结不了,结局只能是被各个击破。
冯德莱恩这次访华和访美,最大的教训,是中国式务实和欧盟式左右为难的差别。
一句老话,打铁还需自身硬。欧洲若再看不清自己的“短板”到底是什么,所谓“战略自主”,只会变成世人眼中的空壳故事。
51配资-配资炒股开户网站-配资软件app-短线杠杆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